中美貿易戰再有新變化,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態度軟化,期望未來兩三星期與部份國家達成協議,或包括中國;美中股票隨即上揚。本台綜合道瓊斯指數等5大指數,對比於「解放日」前至今的表現,發現美股最受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影響。有分析認為,面對即將到期的龐大美債,更被日本抓準「致命傷」,預料美國將全面降低關稅,但要找「下台階」。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周三(23日)指,每天都與中國保持接觸,強調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良好關係,亦敦促中國官員前往華盛頓,作出貢獻及直接進行談判,否則將制定稅率,但又指如中國不這樣做,也沒關係。他續稱,中國多年來向美國進口貨品徵收巨額關稅,傾銷大量產品,美國關稅政策是希望讓製造業回歸,提供公平競爭環境。
對於《華爾街日報》指,美國正考慮大幅調低中國貨品進口關稅,由目前145%降至50%至65%,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三(23日)否認有關報道。他續指,美國和中國在貿易問題上,有機會達成一項重大協議,希望兩國可共同努力,達致貿易再平衡。
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周四(24日)否則雙方進行磋商或談判,對於有報道指,中美之間正談判或達成協議,他則形容是假消息。
「解放日」美股跌幅最大
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忽然軟化」,外界有聲音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本土經濟受重挫之故。本台翻查6大金融指數,包括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恒生指數、上證綜合指數、美元指數及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特朗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翌日道瓊斯指數狂瀉1,679.39點,跌幅3.98%,創下2020年6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納斯達克指數則暴跌1050.44點,跌幅5.97%;恒生指數則跌352.72點,跌幅1.52%;上證指數跌8.12點,跌幅0.24%;美元指數跌1.74,跌幅1.67%;4月3日公布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一周跌0.22,跌幅0.22%。
相反,當特朗普周二(22日)宣布,相信會與中國達成協議,又指美國不會在談判中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美股周三(23日)強勁反彈。道瓊斯指數大漲419.59點,升幅1.07%;納斯達克指數勁升407.63點,升幅2.5%;恒生指數升510.3點,升幅2.37%;上證指數跌3.41點,跌幅0.1%;美元指數升0.92,升幅0.93%;而路透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公布的中間價測算,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周三(23日)升0.31%至96,創4月18日以來新高。
對比4月1日即「解放日」前及周三(23日)情況,本台發現美股波動最大,最受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道瓊斯指數由41,989.96點,跌至39,606.57點,跌幅5.68%;納指則由17,449.89點,跌至16,708.05點,跌幅4.25%;恒指則由23,206.84點,跌至22,072.62點,跌幅4.89%;上證指數則由3,348.44點跌至3,296.35點,輕微跌1.56%。美元指數由104.26跌至99.84,跌幅4.23%。而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則由3月28日公布的99跌至96,跌幅3.03%。
分析:特朗普將全面降低關稅但要找下台階
南臺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認為,特朗普政策「從無仔細想過背後利害關係,連最基本市場、經濟學及國際貿易原理也不懂,純粹憑個人想法出發。他續指,特朗普手上已無牌,難以處理6月底到期的6.5萬億美債,更被日本抓準「致命傷」。他指出,外界關注日本作為美國最大國債持有者的回應,而日本首相態度亦變得強硬,如美國無法處理國債問題,將違約亦無法談判。
對於特朗普下一步為何,朱岳中預測美國將全面降低關稅,形容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重點是要解決赤字跟債務問題。他認為,關稅戰中美國較中國更為受害,中國向美國購買黃豆及能源,但能透過其他國家購買;相反美國一直依賴中國的民生必需品,美國廠商或擔憂現時無法入貨,加上關稅後成本變得非常高,難以做生意。他相信特朗普不會認錯,但會找下台階,並改變政策。
有關股市方面,朱岳中認為美股最壞的情況已過,但接下來市場震盪會持續存在。他又指,美股過去兩年升幅大,升得多則會跌得多;而中國股市已連跌3年,已跌無可跌。他亦稱,或有國家不願與美國做生意,改為與中國交易,中國廠商繼而將所賺金錢投資在中國股票,令中國股市跌幅較少。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