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數月,大舉削減或關閉打擊中國滲透和假資訊的媒體和官方機構。此舉不但被指助長中國大外宣擴大,亦令其他獨裁政權的地區人民失去獲取可靠資訊的渠道。本台亦發現,中國正試圖填補美國大外宣留下的空缺,包括官媒正試圖趁機吸納大批外國記者,並擴大網上唱好中國、反美的輿論,尤其是在美國對中國發動更大型貿易戰上。更令人驚訝的是,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民調指,美國對中國愈強硬,反而令美國人對中國敵意愈少,這是5年來首次出現民意逆轉。
相關報道
「特朗普2.0」政府主導下,以整頓國內開支為由,數月內美國大外宣規模大幅萎縮。在大幅削減「美國全球媒體署(USAGM)」預算下,轄下《美國之音》(VOA)、《自由亞洲電台》(RFA)、《自由歐洲電台》(RFE)、《古巴廣播》(OCB)等媒體目前正瀕臨「滅台」,資金鏈被凍結、數以千計記者和員工被迫停職或解僱,尤其是大批派駐亞洲、中東和歐洲的記者被裁員。
無國界記者: 極權地區出現「真正的資訊黑洞」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近日發文指,RFA對於中國、西藏、新疆、老撾、緬甸等獨裁政權地區的人民而言,是對外發聲,以及提供當地語言且可靠的重要資訊渠道。若然RFA和VOA、RFE等被解散,將令被中國政權控制地區,變成「真正的資訊黑洞」(true information black holes)。
另外,繼關閉或裁撤部分境外新聞合作項目,包括如曾與東歐媒體合製的「反中俄虛假訊息專案」,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日前宣布關閉國務院旗下「反外國操控及干預資訊辦公室」,該中心前稱為「全球參與中心」(Global Engagement Center, GEC),於2016年成立,專門打擊中國及其他國家假訊息。
美國清空中共資訊操控的障礙,同時本台亦發現,中國大外宣規模更為擴張,填補美國遺留的空缺,積極輸出新的全球話語主導權。

中共大外宣正在全球大肆擴張
中國政府上月中公布,今年包括大外宣措施在內的「外交支出」預算為逾64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8.4%。中國去年早已擴大與數十個「一帶一路」國家建立媒體合作網絡,同時中共最大外宣喉舌、美國設分部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宣布再擴大全球逾80個語種,新增包括豪薩語、斯瓦希里語、阿拉伯語,專針對美國過去力推的「全球南方」。
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事訪問東盟三國為例,中共黨媒《央視》最近報道指,其轄下的CGTN「全方位報道習主席訪馬,持續掀起傳播熱潮」,形容「廣泛傳播中國聲音,有力宣介中國主張」,截至北京時間周四(17日)8時,總台播發的「習近平主席訪問馬來西亞」相關報道全球跨媒體總閱讀瀏覽量達20億次」。其間, CGTN記者「參與馬來西亞國家廣播電視台、泰國電台、土耳其第一財經電視台、義大利米蘭-帕維亞電視台等直播連線」
近月,在大批美國USAGM媒體記者被裁員之際,中國正積極招聘大量外籍記者加入CGTN,尤其鎖定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或俄語的新聞主播、編輯、節目主持、播客主持人。
與此同時,正當VOA等國有媒體停運達1個月之際,中國的CGTN和《新華社》等官媒,仍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常運作和廣播,以中國意識形態「說好美國故事」。

美國人對中國反感度近年來首度下跌
另外,中國對外重要輿論陣地TikTok,近來亦出現不少批評美國發動在貿易戰造成的「破壞」、「美國衰退」、「美式民主失敗」以及對美國中小企的打擊等。同時,不少外籍「小粉紅」亦積極發布影片,唱好中國的貿易發展和優勢。
就連近日舉行的廣州交易會,在Youtube上突然有大批英語頻道宣傳最新實況, 主持人更不時邀請在現場的外國人發表對美國關稅戰的看法。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周四(17日)公布民調指,上月底訪問了3,605名美國成年人,發現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美國人比例由81%下滑至77%,為過去五年來首次「顯著下跌」,反映出美國社會對中國態度整體趨於緩和。美媒《彭博》更形容,這個結果頗為出乎意料,因美國兩黨對華政策愈強硬,對中國反感的美國人卻愈少。另過半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大幅增加對華關稅,將對美國及他們個人造成負面影響。
編輯: 溫曉平 網編:余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