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府頒布備忘錄通告(Memorandum Circular),放寬過去30多年來對政府官員與台灣交流的嚴格限制,除了總統、副總統、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外,其餘官員日後若是為了經濟、貿易和招商目的,可在使用一般護照、不使用官方頭銜的情況下赴台。
為了擴大吸引台灣投資與發展經貿合作的機會,菲律賓周一(21日)公布放寬1989年時任總統科拉桑(Corazon Aquino)透過行政命令所訂下的官員與台交流限制,以往菲律賓所有官員是被禁止訪問台灣、接見台灣官員,或在未經外交部批准的情況下與台灣進行官方交流。
由於菲律賓與中國有外交關係,菲律賓外交部對「一中政策」向來較缺乏彈性;如今放寬限制,意味著菲律賓官員今後訪台不再需要該國外交部批准,只需先與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協調,行程結束後向辦事處及外交部提交報告。
台灣:有助深化實質合作
不過新的備忘錄通告仍然禁止政府官員或部門與台灣簽署協議、備忘錄及交換文件,除非事先得到菲律賓外交部核准,必要時還須獲得總統府授權。
台灣外交部表示,外交部長林佳龍對菲國政府務實推動台菲關係表示肯定,並認為菲方新規範將有助台灣在「總合外交」下,持續深化雙方實質合作。
外交部強調,台灣是菲律賓第8大出口市場、第9大貿易夥伴及第10大進口來源國;誠如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過去不斷強調的,台海和平穩定是優先要務,和平、安全與穩定關乎所有國家,台灣將持續偕同菲國等民主友盟,共同為區域繁榮、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
美菲軍演「全面戰鬥測試」
另外,《中央社》報道,菲美兩國一年一度、代號「肩並肩」(Balikatan)的大型聯合軍演周一登場,美軍多套先進武器系統將亮相,透過「可靠戰力」(credible combat power)展現維護區域和平與安全的承諾。
美國太平洋戰區陸戰隊司令葛林(James Glynn)說,今年的肩並肩演習將是一場「全面戰鬥測試」,把現實世界的安全局勢與演習項目整合在一起,展示美菲兩國維護區域和平與安全的能力。
今年美菲各約有1.2萬人及6000人參與演習,澳洲、日本、英國、加拿大和法國也派出小規模隊伍參與,而演習地點大多面向南海和台灣,並新增空中與飛彈防禦項目,備受矚目的美軍武器系統則為「海軍/陸戰隊遠征艦隊阻絕系統」(NMESIS),以及堤豐導彈系統(Typhon missile system),中國曾多次抗議美軍在菲律賓部署這兩套飛彈系統。
中國外交部:玩火者必自焚
《新華社》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周一在記者會上回應稱,菲律賓夥同域外國家大搞軍事演習,引入和部署戰略戰術武器,破壞地區戰略穩定,破壞本地區經濟增長前景,公然站在地區國家對立面,已經遭到地區國家強烈反感和反對。
他又重申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台灣問題為藉口,強化地區軍事部署,挑動緊張對抗,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奉勸有關方面不要在台灣問題上挑釁,玩火者必自焚。」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