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的大變動已經顯露。在北京,人們靜靜地觀察和思考著這一動蕩將持續多久、將在何種程度上改變美國政治、全球政治以及中美關係。
進入2025年,中國政壇高層出現了一些公開但不尋常的政治異動。似乎中國的最高領袖正面臨巨大壓力,進行自我革命。一場悄然展開的「清君側」運動正在進行。
自1978年以來,大概沒有哪一年像2025年這般讓中國人民覺得毫無希望。極不情願地等待近半個世紀以來最糟糕一年的到來,似乎才是2024-2025跨年之際人民的真實感受。
2024年12月的最後一周,中國突然在白天同時試飛了兩款隱身戰機,引發輿論軒然大波。許多人猜測這是中國的第六代戰機,尤其是成飛測試的無尾翼隱身三發構型,被認為可能是高音速低軌道戰機,似乎有挑戰美國在該領域技術領先地位的意味。
特朗普勝選後在中國的發酵效應已經從紛紛擾擾的各項應對轉向一個更為現實的技術性問題:中國領導人究竟是否有必要接受特朗普的邀請,參加明年1月20日的就任宣誓儀式?
2024年美國大選已結束,特朗普勝選對全球政治的負面效應正在擴散。雖然這種效應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尚待觀察,但從俄烏戰場到朝鮮半島,隨著特朗普勝選,一個潘多拉盒正在開啟,東亞和西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正面臨巨變。
美國大選的最後投票日開始,中國公眾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熱情之高,仿佛這是一場在中國舉行的大選。
上一個周末,是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去世後的周年祭日。或許因為萬聖節前上海人民的變裝狂歡和當局的針對性控制,李克強的周年祭似乎被公眾遺忘了。
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第16次峰會結束了。幾天的峰會貌似熱鬧,也創下金磚組織成立20餘年來最大規模的峰會記錄,共有20位元首和36個國家與組織參加,還通過了冗長的喀山宣言,但是沒有達成任何一項實質性協議,對現有世界秩序沒有作出任何改變。
在經歷了一個星期的國慶假期之後,周二,在國家發改委當天舉辦一攬子「糾偏——寬鬆」政策的新聞發布會的同時,中國股市迎來了節後第一天的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