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24個港人、藏人、維吾爾人、華人及當地居民團體,周六(15日)下午在倫敦舊皇家鑄幣廠(Royal Mint Court)發起第二次大規模示威,反對中國興建「超級大使館」的計劃。主辦單位指有5000至6000人參加,多於2月8日的4000人。是日警方嚴密布防,並試圖把示威者控制在指定區域內,以免阻礙交通。示威者在集會後和平散去,無人被捕。
相關報道
- 中國「超級大使館」示威 被檢控港男否認所有控罪 案件10月正式審訊
- 美國會議員罕有就倫敦中國「超級大使館」發聲:須緊急解決重大安全疑慮
- 「超級大使館」聽證會現「國家隊戰狼」 曼城中領館再現「反共」塗鴉
- 中國倫敦「超級大使館」擬建大批宿舍、隧道 學者:可作間諜或禁錮用
相隔一個多月,數千名示威者再度湧上倫敦街頭,向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說不。住在倫敦的港人林小姐連續兩次出席集會、高舉大會分發的示威海報,上面印有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舔小熊維尼腳的諷刺漫畫,也反映她的心聲:「這代表英國政府正乞求大陸,為那麼少的錢出賣自己國家的安全。我們已經被中共逼到英國,我們不可以再被迫害。」
即使恐懼 也要站出來
和現場大部分示威者一樣,她以口罩、太陽眼鏡和帽子保護自己身分。她說,自己已做好長期抗爭準備,無論示威有沒有成效,都會堅持走出來告訴英國本地人,中國興建「超級大使館」的計劃不單關乎在英港人等族群的安全,也關乎英國國民的福祉。

港人阿倫這天早上從伯明翰坐了4小時旅遊巴,南下倫敦加入示威。全英國各地這天都有港人像他一樣,來回坐接近10小時車,只為參加兩個小時的集會。
阿倫說:「我是BN(O)身份過來的,都是因為中國政權的原因而要來英國。這次事件使我覺得有需要站出來,告訴英國政府,我們香港人來英國是因為中共的威脅,他們卻輕視這一點。我們希望告訴英國政府,香港人來到這裡,也不想繼續活在恐懼中。」
前香港區議員丁仕元專程從列斯自駕到倫敦參加集會。他說,英國政府一日不推翻這個「超級大使館」計劃,香港人都會繼續站出來抗議:「香港已經沒有這種自由了,我們來到英國應該好好珍惜這種自由。我永遠都相信有希望,不試過也不知道。移民英國後,如此大型的示威也很少。這次第二次的大型示威,我相信工黨政府會看到。」
國會議員撐場獨欠執政工黨代表
5位國會議員現身支持示威者並發言;在野保守黨有3位,包括影子房屋大臣霍林拉克(Kevin Hollinrake)、上議員貝特爾(Lord Bethell),以及有出席上次示威的前保守黨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
而上次示威缺席的在野自民黨,今次也有2位議員出席,包括泰勒(Luke Taylor)及迪恩(Bobby Dean),均來自港人聚居的選區。不過和上次示威不同的是,執政工黨並沒有代表出席今次示威。

居民對「中國惡鄰」感憂慮
這次示威除了有港人、維吾爾人等反共族群,也連結烏克蘭人和當地居民。居民代表尼蓋特(Mark Nygate)就住在擬建大使館員工宿舍旁,他發言時表示,擔心大使館的監控鏡頭會全天候拍攝其日常生活、侵犯私隱,憂慮日常活動都會被中方壞疑是從事間諜活動,更擔心大使館會引來恐襲。
另一位居民代表指出,2月中舉行的規劃聽證會上,中方仍未有釋除他們的疑慮。她重申該處是錯誤的大使館選址,誓言會抗爭到底。
警方嚴密布防
倫敦警方是日嚴陣以待,派出數以百計警員在示威區內外及附近馬路戒備,甚至8分鐘路程外的塔山(Tower Hill)鐵路站外亦有停泊警車,幾乎每隔十米就有警員站崗。警方今次又改以大量鐵欄圈出示威區,本台記者集會開始前在鐵欄外拍照亦即時被警員要求離開。
下午3時正,有警員在示威區對面行人路派發中英對照單張,要求參與示威的人士進入示威區,否則可能會被警方以《公眾秩序法》第14條拘捕。
逾千示威者在示威區外多處來回過馬路,不過警方未有嚴厲制止,而是提醒途人若欲參與示威,就必須進入示威區內,否則可能會被捕,但多數途人就回應只是到場觀光。
警民有零星口角 整體秩序良好
期間有在場警員指一名香港女子在現場將示威字句寫在紙皮上、屬示威活動而警告她及要求離開,否則會作出拘捕,引來其他港人上前與警員口角,但最後女子遵令離開、無人被捕。
其後在示威區對面行人路聚集的人士越來越多,曾一度走出馬路,最後警方增援,將十多部公眾秩序用途警車(Public Order Vans)築成防線,阻止再有行人走出馬路。

整個集會期間,場外氣氛大致和平,未有再出現警民衝突場面,部分示威者在行人路不時向路過的觀光巴士揮手,有巴士乘客以掌聲及作「心心」手勢回應。至下午5時、即集會原定結束時間,警方逐步從舊鑄幣廠向鐵路站方向推進及要求示威者離開,至6時前大致散去。
有份協辦這次示威的在英華人組織「中國反賊」(China Deviants)成員倪沛晴向本台表示,警方是日刻意想控制示威者在指定區域,以免阻礙交通,以證明此處可安全示威。不過示威者的立場正好相反,認為該處無法容納大批示威者,因此不宜興建中國新使館。
中國「超級大使館」攻防戰
中國政府計劃在倫敦塔橋附近,興建面積為原使館10倍大的「超級大使館」,一旦建成,將成為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外交設施。當地居民及情報部門擔心新使館可能成為間諜基地、監控異議者,影響當地交通與安全。

倫敦警方去年底原以該地點無法容納大規模示威為由,反對中方提出的規劃案;但今年初卻疑因中央政府壓力而改變立場。
不過英國政府決定由副首相韋雅蘭(Angela Rayner)介入,決定是否批准規劃案,而外相和內政大臣也已經表態支持,引起爭議。
美議員關注事件
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早前罕有發聲,指「超級大使館」計劃引發「重大安全疑慮」(significant security concerns),必須採取緊急行動解決。
英國傳媒引述消息,指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和英國首相施紀賢會面時,會促請施紀賢叫停規劃,不過雙方在會面後,都沒有確認有否討論這個問題。
記者:文在山、梁銘康(倫敦) 網編:陳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