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台湾网红“爱莉莎莎”等人在总统大选开票后,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控中选会以不正当手段,为特定候选人增加得票数,中选会随后提告“爱莉莎莎”等21人涉嫌加重诽谤。同年10月,台北地检署认为罪嫌不足,不起诉处分。
指控“选举不公”的不实讯息,常见于各民主国家。台湾数位素养实验室共同创办人陈慧敏在选后曾向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 AFCL )分析,选务事实查核议题中,有一大类属于“选务瑕疵”,也就是选务人员经民众指证后修正,“但影片就停在这边”,选务人员事后的更正或调整并未被放进视频、照片中,让选务疏失事件成为假消息的素材,甚至被夸大成作票。但事实上,这类疏失经常当下就已经修正。
这是发生在台湾内部、且为选后出现的争议,但“作票阴谋论”其实在投票前就开始酝酿、传播,而主要传播平台就是TikTok。
一个由台湾民主实验室揭露的“协同操作行为”是两名网红在选前就各自在TikTok上发表短视频,暗指即将到来的总统、立委选举将出现作票舞弊。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第一,这两名网红过去的发文各自主打“美妆”和“时尚穿搭”,与政治毫无关系。
第二,比较两名网红的影片,拍摄的方式、角度、镜位都极相似,甚至台词都相差无几。民主实验室研究员受访时解释,从大量讲出相同台词的视频内容可以得知,这是个协同操作,且背后应有特定组织统一供稿。

在本系列的前一篇报道中,AFCL分析了「福建网络」媒体集团如何在网际网路或手机等移动平台上搬运、放送针对台湾的政治宣传,再加上2024大选前广传的“预告作票”影音,可以看出每三个台湾人就有一人使用的TikTok,是这些不实信息和政治宣传最终、也可能是最重要的集散地。
TikTok为什么吸引人?它与系出同门的”抖音”是否真能切割?众多放送对台文宣,看似普通的TikTok帐号是否由中共官媒操纵?而任令TikTok扩张,对台湾长远的影响是什么?
TikTok与抖音,真的能分开?
抖音隶属于中国“字节跳动”集团,同一集团也是TikTok主要股东。字节跳动由中国企业家张一鸣创办,初期他掌握绝大部分的控制权,但2021年,中国政府负责监管网路传播及新闻业务的网信办连同其它机构成立了“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中网投),买下了字节跳动1%的股份,字节公司设有三名董事,这家持股仅1%的公司,却有任命一位董事的权力。
根据中国企业机构“企查查”的搜寻结果,中网投为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而根据中网投的官方介绍,该公司根据中共党中央决策部署,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网信办和财政部共同发起,设立宗旨为推动“网路强国战略”的重大措施。

至于有”国际版抖音”之称的TikTok又归属于谁呢?曾在字节工作的何平(化名)受访时指出,表面上TikTok由新加坡人周受资掌握,但实权仍在中国的字节跳动公司手上。“(抖音)这庞大的机器属于张一鸣,但如果你要再往后看,当然我觉得共产党也是(主人)。因为中共在里面虽然只占1%的股份,但是它有一票否决权。”
2023年6月,前字节跳动高管余英涛(Yintao Yu)在向美国法庭提交的文件中指出,中共在字节内设有一个委员会,能取得“超级用户”认证,可以检视字节内部搜集的所有数据,他也指控一些中国官员甚至能够搜集美国用户在TikTok上的数据。
何况依照中国的政治体制,大型企业配合政府运作常被视为天经地义,特别是国家安全事项。例如《国家情报法》也规定任何公司或个人,都有配合国家情报工作的义务。“TikTok的很多资源、团队也是在北京,所以说其实TikTok的高管团队说穿了还是抖音,那中国要调资料的时候我我怎么可能不给你?”何平对AFCL说,字节跳动所有的资料,包括TikTok的信息,中国政府若想任意调动都做得到。“在中国里面,你说有什么防火墙都是假的”
为什么TikTok吸引人?
为什么TikTok风行全世界?
何平表示,这可以从张一鸣经营的前一项产品“今日头条”入手观察。“今日头条”的演算法,是基于“资料探勘推荐引擎”向使用者推荐文章,初期创立时为了吸引流量,充斥未经审核的劣质内容,推送假新闻、黄色暴力等文章,当时甚至遭到网信办约谈,并责令整改。后来字节跳动创立抖音、TikTok、仍然复制了类似的演算法推荐,进而导致“乱七八糟的内容”都被推送。

何平认为,抖音及TikTok的创立并不是为了产出有品质的内容,而是尽力推送用户喜欢、会成瘾的影音,事实证明这个策略很成功,因为大部分的用户不在乎平台上视频的质量如何,只关注自己有兴趣的主题。“一般的假消息什么其实他们也不太管嘛,就是说对平台本身没有什么影响,还能带来流量,你就放着嘛,反正又不是我发的,是人家自己发的。”
“我们在(字节)的时候,其实每天在活跃的用户有将近有七亿人。那七亿人你不断的去打磨,那你的算法(演算法)一定是越来越精准”,何平说。
台湾民主实验室的两位分析师向AFCL分析了TikTok和抖音运作的“基本原理”:一开始的设定会基于不同地区、年龄及性别的使用者,订出“基本套餐”,例如男性会在帐号创建后收到较多游戏实况、迷因等影音内容,女性用户则较高机率滑到可爱动物、小短剧、舞蹈等视频。
民主实验室的分析师说,比起传统社媒上的hashtag、关键字等流量算法,抖音这类短视频平台更在乎的是,个别用户在单一主题上停留的时间及互动率,进而强化后续推播内容。
但民主实验室实测发现,政治信息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渗入,到第三天及一周期间,TikTok及抖音开始会渐渐推播政治内容,并算出用户在这些视频上的停留程度,来决定之后演算法是否持续跟进。 “TikTok都很精准的辨识他们的喜好,所以他们不需要特别去寻找自己喜欢什么”。
而再来的关键便是,当用户的黏着度养成后,不具明确立场的政治宣传内容便会开始推送,这些内容通常是在传达中国社会不像传言所说的一样可怕,潜在的策略是透过铺垫相关内容,让台湾人民相信,即便两岸统一之后,台湾老百姓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TikTok可能发动什么议题,甚至行动?
无论是“台积电移美”,或者“作票”的谣言,TikTok平台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何平透露,抖音上关于中共的政治宣传,大多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下达命令,字节跳动公司有一个特定的窗口对接受命。
但何平也指出,做为一个商业平台,抖音经营看重的是流量,而相较影剧、娱乐、生活类信息,政治内容的流量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何平认为除了特定内容如习近平的重要谈话会被置顶外,抖音在政策上并不会主动加强推送政治内容。更常见的作法都是透过外部组织影响流量,例如经纪公司聘请大量网红同时推播一则消息。
何平推测,TikTok上对台的宣传,发动者应该也是官方,或者官方委由民间公司操作。“我的理解是统战部、中宣部或国台办,肯定会花很多钱去推波助澜,但是抖音、TikTok本身会不会去加强这些流量的算法,其实我还是我还是抱持怀疑的态度,因为这个我后来去看,大概率都是由作者去驱动。”
而具体的做法,“就是给钱嘛,如果说是统战部去开(价)的话,他们一定是看哪些人在台湾有流量,然后就会说我们有单子,找可能接单的人。他们会个别分析某个网红的后台数据,然后即使主要大众是在台湾,相关数据也一定都拿得到。”
民主实验室的判断与何平相去不远,研究员举出了另一个例子:2024年11月时,印度十万移工来台的议题,也有中共操作的痕迹。当时上,有些原本讨论经济或投资议题的网红,例如突然使用一模一样的台词来讲讨论印度移工政议题,显见使用同套剧本。

民主实验室研究员说:“他平常应该是不会接收到这样的指令。通常都是事件来的时候才会给你指令,比如说像印度移工议题,然后请你做这个影片。”
“而他的获利方式就是可能观看次数多少,那我可能就发不同价给你,然后他的这个获利可能是从下达指令的那个公关公司里面来获取的。”
至于“行动倡议”,TikTok于2024年3月曾经在美国发起一次”威力展示”。当时美国众议院正在审查法案,要求中国字节跳动公司在165天内出售TikTok,否则就会柀禁。为了反制,TikTok公司在app上发起行动,鼓动用户“现在就发声”。当时程式里跳出对话框,用户输入邮递区号就能取得该选区国会议员的电话号码。TikTok鼓励用户致电,让议员“明白TikTok对你们的意义,要求他们投下反对票”。

这项行动倡议,造成大量议员办公室电话被瘫痪,共和党籍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的主席盖拉格(Mike Gallagher)痛批TikTok发动的是“大规模政治宣传运动”。类似的行动可不可能在台湾重演?何平表示,这就和抖音、TikTok平台上一般的商业性促销活动完相同,操作技术上不是问题。
TikTok该不该额外管理?怎么管?
台湾在2022年12月已禁止政府装置上使用TikTok,在此之后,曾有声音讨论要全面禁止TikTok,但最后都碍于“言论自由”的争议而不了了之。
民主实验室分析师认为,直接封禁社交媒体很难取得多数台湾人支持,理由除了牵涉言论自由的辩论外,还包含不同立场的人看待TikTok的视角差异过大。
“我觉得现在主张要禁TikTok的人,其实跟TikTok使用者之间对于这件事情的想法是没有在同一页上,反对TikTok在台营运的人会认为,平台有很多政治或是负面的内容,但绝大多数的使用者都认为,它就只是一个娱乐平台。”
分析师們认为,其中一个方法是“落地监管”,如同脸书在台一样,若设有公司,便得依照台湾的法规监管。目前TikTok的app虽可在台使用,却没有设立办公室。
此外,把TikTok的议题从政治面拉高到社会、文化的维度也是个好方法。民主实验室分析师指出,TikTok上经常会出现“擦边视频”,也就是疑似儿少不宜、性暴力、疑似鼓吹非法行为的视频在平台上流窜,若能以这些为例,集结关注不同议题的公民团体,向台湾民众解释TikTok缺少监管的严重性,会比只着重在“国安”议题上来得更有效。
民主实验室分析师和何平都认为,尽管TikTok有秘密限流的可能性,对抗大外宣的声音仍不该忽视这个平台。比起被动防守如事实查核、立法禁止,台派、反共的机构人士更应该主动进攻,将自己的理念输入到平台上。
“我的假设是那些(抵抗外宣的)帐号应该是不够数量,比起就是亲中的帐号来讲。所以你在数量不够的情况下,又被审查,那当然在平台上是很难看到台派的言论。”何平说。
若借镜世界各国的处置方式,欧盟有《数位服务法案》,要求大型平台披露推荐系统的核心参数,并提供非个性化浏览的选项,也就是演算法不能依用户喜好推播内容。荷兰莱顿亚洲中心(Leiden Asia Centre)也建议在推荐系统中加入非个性化流量的选项,以防止信息茧房。
抖音统战台湾的长远影响是什么?
当TikTok大量推送亲中视频,会如何影响台湾?台湾网路资讯研究中心曾释出《2024年台湾网路报告》,发布台湾人使用TikTok及抖音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及其他相关数据。其中发现,18至29岁的人口占比最高,达34.37%,第二高的使用率则分布在30到39岁之间,有27.77%,两者加起来超过使用人口的一半。就使用数据排名,TikTok(及抖音)只排在脸书及Instagram之后,为第三大社群平台。

大量年轻人使用TikTok,何平认为TikTok产品的厉害之处,就是潜移默化使用者,使其“不排斥中国”。“你只要不排斥我,那其实我就赢了嘛,对吧?我没有叫你说马上你要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一个中国,但只要你对我们的东西,你都觉得很有意思欸,那其实我就成功一半。”
何平表示,抖音、TikTok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列如台湾KTV的当红歌曲几乎都来自抖音,年轻人潜移默化的受影响却不自知。“很矛盾的就是说,这些从小看TikTok长大,包括很多中南部、可能家里甚至都是台独的人,你如果去看他们唱的歌、看的剧,或者甚至听他们现在的一些用词,其实都‘很大陆‘。”
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网路传染研究所(NCRI)今年1月发布报告,题为《TikTok上的信息操控及其如何影响美国用户对中国观感》,研究发现,在TikTok上,反对中共的内容点赞及评论数是亲中共内容的四倍,但亲中共的视频数量却是反对的三倍。NCRI于2024年8月的报告则证明TikTok上反中的视频比例,远远低于YouTube及 Instagram等其他一样提供影音服务的平台。
台湾资讯环境研究中心2025年1月发布的报告指出,台湾使用TikTok的人对中国好感度更高、认为亲美更可能引发战争、以及更具台湾经济失败倾向。
“如果我推播的讯息是让你对于民主不信任,让你对于你的执政党感到不信任,那相较的你就比较有可能去接受中国的的这个体制,因为你很讨厌自己的执政党,你可能觉得说他(共产党)的管理方式可能还有更好的机会”,民主实验室的研究员说。
“特别是他们很强烈的著重在让年轻人或是一些民众去认为台湾的未来是非常负面的,那既然已经那么烂了,被统好像也不会烂到哪里去。”
研究员强调,青年是中国用短视频进行统战的一个重要对象,中国利用青年普遍对政治敏感度较低的状况,善用台湾的国内议题来操作,就如同搬运台湾名嘴的言论,用台湾人来反对台湾政权,说服力较高,由此凸显民主政治其实在台湾是失败的,民主也不再为台湾带来优势,进而让台湾的受众认为统一“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其实我们有访问一些青少年,他们确实明确的提到,2024年的选举期间,会有很多体感上连他们都知道这是政治的内容出现。这些东西不外乎就是剪接一些台湾立法院里面的一些冲突,然后透过断章取义或耸动性的字眼来去贬低特定政党。”
“也有一些是宣扬两岸一家亲,或是是透过剪接在中东的战争、俄乌战争的一些情景来强化一个意向:选错人就有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
民主实验室研究员强调,大部分的台湾青少年都同意中国政府独裁、且对台湾怀有敌意,但当问到对中国民众及中国社会时,他们会把中国社会和政府切的很开,认为中国民众或者中国整体社会对于台湾而言,也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彼此生活没有差太多。
“对于统一这件事情的想法,绝大多数的受访者其实是认为维持现状不变是最好的选项。
但问到如果真的发生战争的话,他们会选择就是不抵抗。”多方的研究及访谈可得知,中国俨然已将TikTok及抖音作为对台统战的重要工具。不需要立即、直接改变一个人的国族认同,只要能弱化台湾人对于中国威胁的敏感度以及抵抗意志,便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照台湾人使用TikTok的态度,台湾做好准备了吗?(完)
“中共外宣在台湾”系列前十篇报道如下:
之四:海峡两岸的两家《导报》
之六:管不管网路?那是个问题
之九:内容农场转型影音网红
之十:福建网络的空战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