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从西藏到缅甸接连发生强震,两地水库出现裂缝或损坏,摊开中国一带一路的水库大坝项目,许多位在地震带和生态保护区,从选址就埋下隐患,同时也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
缅甸强震让远在一千公里外的曼谷大楼倒塌,引发各界对中国一带一路工程质量质疑。水库大坝是中国海外建设的主力项目,占据世界水电市场70%的份额,中国大举以水电兵团、低价抢标输出劣质工程,不但防洪、发电效能缩水,还引发了地缘政治争端。
近年异宠市场蓬勃发展,今年在蛇年话题炒作下,宠物蛇走红中国异宠圈,中国海关频频出现“人蛇集团”走私闯关,还有卖家推出盲盒和活体蛇快递,各地也不时传出饲主被毒蛇咬伤事件,从公众到监管存在各种盲区。
动画电影《哪咤2》的票房在中国开高疯走,片中哪咤收服的旱獭(俗称土拨鼠)也在内地掀起饲养潮,“电商无野行动”调查发现,截至3月1日,光是在拼多多平台起码卖出超过1,700只旱獭。这只是冰山一角,从环境生态到公共卫生不免被挖出暗坑。
为了解决海上养殖的“白色污染”,这几年福建淘汰养殖用泡沫浮具,升级为塑胶浮筒,然而大量浮筒有如“毒胶囊”入侵金门海岸,白色污染换个型态继续上演。养殖大省还打着“渔业碳汇”热词,把贝类和藻类视为碳汇,也被质疑“洗绿”。
疫情后,全球皮草产业首次出现明显下滑,中国市场也大规模萎缩,过去一年,中国皮草生产企业的破产率超过4成。这一场豪赌并未划下句点,近年中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山东、河北等养殖大省开展“毛皮动物屠体饲料化利用试点”项目,为公共卫生添上隐患。
当各国陆续终止虎鲸繁殖和展演,中国却背道而行,去年圈养虎鲸数量攀升为全球首位。
中国鲸类联盟发布最新报告,中国目前营运中的鲸豚馆有101座,短短10年数量翻了2倍多。
旅居澳门的艺术家蔡国杰长期关注人和土地议题,最近在高雄市立美术馆展出〈航道〉和〈垂直土地〉两件作品,聚焦中国越界的海漂垃圾和抽砂船,意图透过艺术创作投射出金门身处的地缘政治与环境生态难题。
珠江口大湾区是全球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地,光是香港水域的白海豚20多年来下降8成。去年底,香港提交明日大屿的填海环评,澳门打算利用建筑废料填海造岛,而大湾区还有多条跨海通道正在修建,白海豚的家园不断埋下抄家灭门的劫数。